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2-09 08:59:42
用手机看
你知道吗?最近我们学校语文课上发生了一件超级有趣的事情,那就是“表演猜成语游戏”。这可不是一般的游戏哦,它可是把成语和表演完美结合在一起,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习,在游戏中积累知识呢!
首先,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,每组派两位同学上台。一位同学负责表演,另一位同学则要猜成语。表演的同学只能根据成语的意思来表演,不能直接说出成语或者做出明显的暗示。猜成语的同学最多只能猜三次,猜对一题就能为小组赢得十分。
游戏开始了,第一组上台的是吴岱泽和潘麒余。吴岱泽负责猜,潘麒余负责表演。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成语是“破涕为笑”。潘麒余来到水龙头旁边,用水在自己的脸上抹了几滴水,然后哭了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他又笑了起来。台下的同学们都哈哈大笑,但吴岱泽却一头雾水,不管怎么猜也想不出来。直到老师公布了答案,吴岱泽才恍然大悟,原来答案是“破涕为笑”。
接下来轮到我了,我负责猜,刘建余负责表演。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成语是“抱头鼠窜”。刘建余的手放在最前面,发出“吱——吱——吱——吱”的声音,然后抱着头窜来窜去。我绞尽脑汁,终于猜了出来,答案是“抱头鼠窜”。台下的同学们为我鼓掌,我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随着游戏的进行,气氛越来越热烈。每个同学都认真对待,猜成语的同学沉着冷静,台下的同学们也不给任何暗示。有的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,有的同学猜成语的速度飞快,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其中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牟子明同学表演的“抓耳挠腮”。他一会儿抓耳朵,一会儿挠挠头,看起来非常搞笑。台下的同学们都猜不出来,最后有人站起来大声说:“是抓耳挠腮!”大家这才恍然大悟。
还有一次,刘若璇同学表演的“张牙舞爪”。他一直在拍胸口,大家一脸茫然。表演了几次后,同学们都猜不出来。到刘若璇忍不住了,告诉我们正确答案是“张牙舞爪”。大家笑着说:“这哪是张牙舞爪,倒不如去跳猩猩舞吧!”
更有趣的是张洪久同学表演的“兔死狐悲”。他把两只手放在头上,然后像兔子一样蹦了起来,左右接着将左手拿出来,在脖子上“咔嚓”张洪久左晃右晃,不知道要干什么。他说出了答案:“这是兔死狐悲!”我们都被逗得捧腹大笑。
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表演能力和思维能力,还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成语。在欢声笑语中,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语文课。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,真是一举多得呀!